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深谷为陵”详细解释

深谷为陵 【shēn gǔ wéi líng】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深谷变成山陵。

比喻:比喻人世间的重大变迁。

深:从上到下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跟“浅”相对。
谷:两山之间的夹道或流水道。
为:充当;当作。
陵:大土山。

# 提示

用于书面语。

# 例句

1、经过亿万年的地质变迁,曾经的高山如今深谷为陵,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2、历史的变迁如同大自然的沧桑,昔日繁华的城市也可能在战火中化为灰烬,深谷为陵,只留下后人无尽的哀思。

# 成语故事

春秋时,鲁昭公被鲁国的上卿季平子赶走之后,一直住在晋国的乾侯。过了一段时间,鲁昭公病重,他将自己逃出时带出的珍宝全部拿出来赏给跟他来的各个大夫,大夫们都不敢接受。后来,子家子大夫接受了鲁昭公赏给他的东西,大夫们才勉强接受了赏赐。 鲁昭公死后,子家子又带头将珍宝还回来,他说:“我当初收下,是因为不敢违背君命。”紧接着大夫们也退还了赏赐。 晋国的大夫赵简子听说后,问史官墨道:“季平子赶走了鲁昭公,然而人民都支持季平子,诸侯各国也赞成季平子这样做,没有人认为他犯罪,这是什么原因呢?”史官墨说:“事物的存在,有的成双,有的成三,有的成五,都有搭配。所以天上有日、月、星三辰,地上有金、木、土、火、水五行,身体有左右,百姓有王,王下有公,公下有卿,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呀!上天搭配季氏给鲁国,已很久了,百姓信服他。而鲁国的君主都很荒淫,季氏却勤恳努力,人们早就把国君忘了。所以,鲁昭公死在国外,也没有人去同情他,社会本来是变化的,君臣的位子不是固定不变的,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诗经》上不是这样说吗:高高的堤岸可以变成丘陵(原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虞、夏、商三代的子孙们,如今都成了平民,这都是天道啊!” 赵简子听了,思忖片刻说:“看来,天道是不可以违背的!”

# 近义词

沧海桑田

# 出处

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 引证

1、山下潭中,有杜元凯碑。元凯好尚后名,作两碑 ,并述己功,一碑沉之岘山水中,一碑下之于此潭。曰:“百年之后,何知不深谷为陵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

2、预好留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晋习凿齿《襄阳耆旧记·牧守·杜预》

3、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西周佚名《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4、及幽厉昏乱,不自为政,褒艳用权,七子党进,贤愚错绪,深谷为陵。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左雄传》

5、雪山有时燠,温泉或可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人岂欺我,倚伏多相仍。

明张元凯《山人劝酒》诗

6、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一时国运之变迁,人才之代谢,均有不胜今昔感者。

清末柳弃疾《柳序》

7、自去年已来,灾谴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酺传》

8、夫岘山之碑一沉江底,尚冀其深谷为陵,亭中诸碑未沦于水,使有贤太守发而复树之,何难与莘老并传,又安见石柱之不可再睹乎!

清朱彝尊《颜鲁公石柱记释序》

9、使夫高岸为谷,长河如带,子子孙孙,傅国无绝。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刘幽求传》

10、高岸为谷而硕懿永存,委骨成尘而声华益亮。

明胡侍《碑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