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等待有利的时机然后行动。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先秦佚名《周易·系辞下》
1、董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
西晋陈寿《三国志·张范传》
2、自为不可攻之计,然后待时而动,一举而图万全,此立国之谋也。
宋张守《昆陵集·一·经筵上殿时务札子》
3、寡君知天运之盛衰,达时务之机变,所以养兵练将,待时而举。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
4、又如“漳洹犹觉浅,何处问江村、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等句,却深深地道出了他待时而动的心机。
近代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
5、我相信我不是一个偷生苟活的人,我说我回乡隐居,是“待时而动”。
谷斯范《新桃花扇》第三八回
6、我虽遭到排挤,解甲归田,坐着冷板凳蜗居在此,心里总有不甘!藏龙卧虎,应该待时而动。
王火《战争和人》卷四
7、若金未有乱,且务恤民治军,待时而动可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兴讲和》
8、倘或将这有用之躯无端葬送,不若埋踪匿迹,留着此身,或者待时而动,也不可知。
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