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誓死不二”详细解释

誓死不二 【shì sǐ bù èr】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述补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
不二:没有二心。

# 例句

1、他对祖国的忠诚誓死不二,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坚定不移地捍卫着国家的利益。

#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典狱官李离为人正直,秉公办案,执法量刑均以律法为准绳,对高官与百姓一视同仁,做到有法必依,有罪必罚。他发现一起错判死刑的冤案,认为自己有责任,让下属绑了自己去见晋文公。文公要放他,他则认为应该对律法誓死不二。

# 近义词

誓无二心
矢志不渝
忠贞不渝
矢忠不二

# 反义词

反复无常
二三其德
三心二意

# 同义异形

矢死不二

# 出处

宜速处分,为一战之资,当停据盆城,誓死不贰。

南朝梁沈约《宋书·邓琬传》

# 引证

1、肚子饿了,抓着就是一口,决不谈道理,弄玄虚。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心悦诚服,誓死不二。

现代鲁迅《华盖集·夏三虫》

2、无何食尽退宁武,誓死不二无疑猜。

元吕彦贞《读史》诗

3、矧周门衰替,惟有一息,何忍弃之,遂誓死不二。

明黄仲昭《周伯服妻康氏睿传》

4、我生不辰,遭此兵燹。从李勤王,冒险不避。血战三月,誓死不二。

清李聿求《鲁之春秋·吴钟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