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摩顶放踵”详细解释

摩顶放踵 【mó dǐng fǎng zhǒng】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述补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磨秃头顶走伤脚跟,形容极度辛劳,舍己为人。

今义:后用来形容为国家或为别人效劳,不辞劳苦,不顾艰辛。

摩:摩擦,摩伤。
顶:头顶。
放:至,到。
踵:脚后跟。

# 易错

“放”不读fàng。

# 例句

1、他怀着摩顶放踵的精神,投身到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中。
2、相传墨子为了推广兼爱思想,摩顶放踵奔波于天下。
3、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摩顶放踵,不辞辛劳。

# 成语故事

孟子是孔子以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的世界观比较复杂,既反对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又不赞成利天下的兼爱主义,他信奉儒家的折中主义思想。《孟子·尽心上》曾记述了他有关的论述。孟子说:“杨子奉行为我主义,唯利是图,即使只要在身上拔一根毫毛就能有利于天下,他也不愿拔的。墨子奉行兼爱主义,就是把他一身从头顶摩到脚跟,只要对天下有利,他都能做的。鲁国的子莫却奉行折中主义,既不太顾自己,又不太为他人。我觉得折中主义尚近情理。但是也要有权衡,晓得出入,否则,仍然会落入偏见。我所以厌恶执定一面的偏见,是因为它只据定了一面的意见,却废去上百端的正确意见呢。”

# 近义词

不辞辛劳
胼手胝足

# 反义词

养尊处优
游手好闲
好逸恶劳

# 同义异形

摩顶至足

# 出处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战国《孟子·尽心上》

# 引证

1、若此者谓之蔽,其蔽也,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往而不知返焉。

宋秦观《浩气传》

2、先生既墨者,摩顶放踵,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3、深念高望,私怀墨子摩顶放踵之志矣。

清末谭嗣同《〈仁学〉自叙》

4、摩顶放踵以拯生民之陆沉,前者踣,后者继,百挫而无反顾,终以集事。

近现代章炳麟《变法箴言》

5、摩顶放踵,虽愿效于微劳;以蚊负山,顾难胜于重任。

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一六·再乞表》

6、敬当摩顶放踵,镂骨刻肌,以图报称,庶不负于知遇。

宋赵善括《应斋杂著·三·上龚参政小简》

7、以此鄙意愈坚,虽摩顶放踵犹为之。

明徐光启《徐光启集·补遗·致鹿善继简》

8、孺子入井,可逝也,不可陷也。逞一朝之忿,亡其身以及其亲,欲更为摩顶放踵之事,得乎?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五六回

9、中国文人之中,正是由于有李颙这样力求品格完整的人士,当他决定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往往全力以赴,虽摩顶放踵,也在所不计。

现当代李国文《文人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