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眉折腰 【cuī méi zhé yāo】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例句
1、“只有懒汉、低能儿或小人才有立足之地”,正直的人很难摧眉折腰忍受下去。
#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摧眉折腰”源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梦境的佳作,更是一首抒发对仙境向往的诗歌。在诗中,李白用激昂的笔触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怎能低头弯腰去侍奉那些权贵,从而让我无法保持内心的自由和愉悦呢?
通过这句诗,李白表达了他对权贵的不屑与反抗,展现了他坚守自我、不向世俗低头的高尚品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由的深切渴望,以及对那些因怀才不遇而受到压抑的人们的同情。这句诗不仅充满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激励着后人追求独立、自由的精神,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尊严。
因此,“摧眉折腰”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迎合权贵而丧失自我、低三下四、谄媚讨好的样子。这个成语具有强烈的贬义色彩,提醒人们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尊严,不向世俗低头。
# 出处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李太白全集·一五·梦游天姥吟留别》
# 引证
1、男儿委身事权贵,摧眉折腰诚可怜。
明何景明《何大复集·-二·归来篇》
2、我不能六翮飞上天,又不能摧眉折腰贵人前。
明王世贞《自嘲》诗
3、吾生愿此老樵渔,采山钓水歌归欤。安能奔走风尘朝复暮,令人摧眉折腰有志不得舒。
清宋荦《小孤篇》
4、对阿姨这类强者,他一向摧眉折腰能巴结则巴结,很在乎她们对自己的看法。
当代王朔《看上去很美》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