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篇累牍 【lián piān lěi dú】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形容篇幅多,文辞冗长。
# 例句
1、报纸上关于这次事件的报道连篇累牍,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不多。
2、在讨论会上,他连篇累牍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虽然内容丰富,但显得有些冗长。
#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李谔是隋朝初年管理文书的官员,他讨厌当时那种只追求词句华丽,内容却空洞无物的文章。于是,他向隋文帝上书,请求明令禁止这种浮华的文风。他说:“写文章时互相计较用词的华丽,已经成了恶劣的风气。文章不讲正当道理,而只写一些虚幻的枝节,只讲究一个韵、一个字的奇特、巧妙;就算写了一大堆,甚至堆满桌子、塞满箱子,也不外乎什么月哟、露哟、云哟,这又有什么意思呢?”隋文帝杨坚非常赞赏这种观点,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这种事。李谔说:“皇上不是可以向天下颁布命令吗?要求各种文章,都照实记录下来。”
隋文帝点头称是,决定将李谔的建议颁行各地,让地方官参照执行。
不久,隋文帝便死去了,而隋炀帝是个荒淫无道的暴君,喜欢那种“风花雪月”的文章,因此,李谔的建议很快就成了泡影了。
# 出处
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南北朝李谔《隋书·李谔传》
# 引证
1、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一六》
2、他人记事,连篇累牍所不能尽者,先生以数语赅之。
明张岱《琅嬛文集·一·廉书小序》
3、编中往往多载法律章程演说论文等,连篇累牍,毫无趣味。
近代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
4、骗子的故事在历代的笔记中连篇累牍,随手可得,从何谈起呢?我想找一部比较正经的有价值的笔记来看看。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黄金和宝剑的骗局》
5、至六朝时,乃略有咏之者,及唐而吟咏滋多,至宋朝,则诗与歌词,连篇累牍,推为群芳之首,至恨《离骚》集众香草而不应遗梅。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物产不常》
6、再看那署的款,却都是连篇累牍,犹如徽号一般的别号,而且还要连表字、姓名一齐写上去,竟有二十多个字一个名字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回
7、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
当代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