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如鸡肋 【wèi rú jī lèi】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味道如同鸡的肋条一样。
比喻:比喻价值不大却又不忍舍弃的东西。也比喻对事物没有多大兴趣或所得的实惠很小。
味: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
如:如同。
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
# 例句
1、这份工作对我来说已经味如鸡肋,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任务,毫无挑战性。
# 成语故事
曹操带兵攻打汉中,驻在斜谷界口,不能取胜,进退维谷。进,又无法取胜;退,又怕丢了面子。正在十分为难的时候,恰巧厨师送上一碗鸡汤来,汤里有几根鸡肋。曹操看见鸡肋,引起了他的一阵感触。这时,部将夏侯惇来问夜里的口令,曹操便随口说道:“鸡肋!鸡肋!”口令传出之后,杨修就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去。别人觉得奇怪,便问他为啥这样干?于是他回答说:“鸡肋这东西吃吧没什么肉,弃之可惜。出这口令是用鸡肋比喻汉中,看来是打算要退兵了,因此我先把行李收拾好,免得临时忙乱。”接着曹操真的下令班师回朝。
# 出处
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 引证
1、味如鸡肋应嗤我,穷到猪肝尚累人。
清徐芝淦《遣闷》诗
2、中宵不寐,忽觉京曹味如鸡肋,思改捐改道员分发直隶。
清孙宝瑄《忘山庐日记·癸巳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