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拨乱反治”详细解释

拨乱反治 【bō luàn fǎn zhì】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犹拨乱反正。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古义:原指治平乱世,回归正道。

拨:澄清,治理。
乱:不安定;不太平。
反:回复。
治:太平。

# 例句

1、墨家的政治思想主要有“十论”,乃是为将国家拨乱反治所立之策略。

# 成语故事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中记载了一段提问:“孔子为何要创作《春秋》一书?”答案是,孔子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混乱的世界重新找到秩序,回归正轨,使所有的事物都能恢复到应有的状态。历史长河中,还没有一部书能像《春秋》一样,承担起如此重大的使命。由此,我们得到了成语“拨乱反正”,也作“拨乱反治”、“返正拨乱”以及“拨乱兴治”。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消除混乱,恢复正常的秩序。现在,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形容扭转乱象,回归正道。

# 近义词

挥戈返日
拨乱为治
拨乱反正

# 出处

区区见五代之乱,天下涂炭极矣,常有拨乱反治之志。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

# 引证

1、夫拨乱反治,苟无非常之才,其力固难以及远也。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左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