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德深望重”详细解释

德深望重 【dé shēn wàng zhòng】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

德:品德。
深:高。
望:声望,名望。
重: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

# 成语故事

自从东晋大臣谢安病死后,晋孝武帝便将大权交给他的弟弟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由司马道子与其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司马元显是司马道子的长子,因家世显赫,周围的人对司马元显极尽奉承巴结之能事,让司马元显自以为是一代英杰,无人可比。孝武帝也因他有辅政之功,加上他的生母刘氏是会稽王夫人,所以让他享有高官厚禄,使司马元显更是目中无人。太皇太后驾崩时,孝武帝召司马道子入宫,司马元显认为自己“德隆望重”(德行高,声望隆),所以命令百官要向他跪拜。群臣慑于司马元显的淫威,也只好跪拜。后来“德高望重”这句成语就从原文“德隆望重”演变而出,用来指品德高尚,极有声望。

# 近义词

德高望重

# 出处

公若德深望重,宜膺大统;朕初平暴乱,岂敢当壁!

南宋宋明帝《下庐江王玮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