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提到一个,遗漏无数个。表示列举或记下的不全,遗漏极多。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唐韩愈《南山》诗
1、对客之暇 ,随笔疏去,未免挂一漏万,有疑不妨再指教。
宋吴泳《答严子韶书》
2、挂一漏万,无裨海岳之藏。
宋沈括《进守令图表二》
3、某血气既衰,学问枯落,记魄不强,挂一漏万。
宋王柏《鲁斋集·七·复天台陈司户》
4、相望二千里外,明月此心,恳恳侧厘,挂一漏万。
宋文天祥《与游提刑汶》
5、名山藏有拔十得五之誉,大政记有挂一漏万之讥。
明张岱《征修明史檄》
6、不佞因见他选挂一漏万,俾学者如坐井观天,故不揣绵力,搜罗三十年而成。
明毕自严《答某》
7、必有附会文饰,徒干指摘,故只须举一二事,以例其余;不必多于搜采,反致挂一漏万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七七回
8、大概我所知的,就止这些,挂一漏万,自所难免。
现代李劼人《大波》一部三章
9、观子联匾之制;佳则佳矣,其如挂一漏万何?
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联匾》
10、单靠我们自己直接向乡间去探访观察,恐怕挂一漏万。
现代郭沫若《学生时代·到宜兴去》
11、古往今来,豪杰才子有如满天星斗,数不胜数,三大本新编《辞海》不过是“挂一漏万”,录其佼佼者而已。
现代陈诗信《一家四人入〈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