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深居简出”详细解释

深居简出 【shēn jū jiǎn chū】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藏身于隐密之处,很少外出。

古义: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现。

今义:后常指待在家里很少出门。

深:久,时间长。
居:住。
简:简省,少。
出:从里面到外面。

# 例句

1、这两年,她又改变了深居简出的生活,参加了要求同中国恢复邦交的运动。
2、不管是深更半夜,还是光天化日,是深居简出,还是街头漫步,都不免有被人谋杀的危险。

# 成语故事

韩愈(公元768—824),字退之,通六经百家之学,创作颇多;崇尚儒学,排斥佛老思想。唐代由于佛教鼎盛。因此,当时的文人及达官贵人,多与僧侣往来,互赠诗文。〈送浮屠文畅师序〉就是韩愈赠予僧侣文畅的文章。文中表达了他一贯拥护儒家仁义道统的立场。他认为:在天下未教化之初,人民和禽兽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后来圣人出现,治理天下,因为施行仁义和礼乐刑政,人民才得以安逸的生活,也正因为仁道,才能世世代代相传而固守著传统的文化,就像鸟儿,一低头就是要觅食;一抬头,就会环顾四方;野兽们藏身在隐僻的深山,很少出来活动。这都是因为害怕其他的动物会伤害自己,因而时时提高警觉,但是这样的小心翼翼,仍然无法摆脱弱肉强食的危险。现今百姓过著安详而闲暇自得的生活,与禽兽差别很大,就是因为遵行儒家思想,所以怎能迷信佛老思想呢?文中处处可见韩愈护卫儒家传统的坚定立场。后来“深居简出”被用来指人平日待在家里,很少外出。

# 近义词

足不出户
杜门不出
杜门却扫

# 反义词

抛头露面
东奔西走
远渡重洋

# 同义异形

深藏简出

# 出处

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

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

# 引证

1、自摈弃以来,尤自刻励,深居简出,几不与世人相通。

宋秦观《谢王学士书》

2、那少年的,如闺女一般,深居简出,非细相熟的主顾,或是亲戚,方才得见。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五

3、他们的金钱能力与生活的趣味使他们毫不注意到服装上来,于是家中的妇女也就只好深藏简出的不出去多暴露自己的缺陷。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二

4、他深居简出,挥笔疾书,并不因那时无处发表他的文章而辍笔。

当代佚名《体育报》1982.10.27

5、除非杀却这厮,逃避远方,乃是上着。但是他深居简出,我何处乘其不备?

清天花才子《快心编初集》一回

6、可怜魏紫还是深居简出,依然很少知道解放带来的新事物。

现代徐迟《牡丹》七

7、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犹且不脱焉。

唐韩愈《昌黎集·送浮屠文畅师序》二〇

8、师自重修观舍,深居简出,外人多不识其面。

金末元初王若虚《太 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