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劳 【yǐ yì dài láo】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作战时采取守势、暂避敌锋,养精蓄锐,等待敌人的实力消耗、疲劳不堪(以便相机出击)。
以:表示“用”或“凭借”的意思。
逸:指的是“安闲”、“休息”或“养精蓄锐”的状态。
待:意为“等待”。
劳:指的是“疲劳”或“劳累”。
# 提示
多用于军事,也用于其他竞争性、对抗性的活动。
# 例句
1、当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我军采取了以逸待劳的策略,暂时避开了他们的锋芒,通过精心部署和养精蓄锐,等待敌人实力消耗、疲劳不堪之时,再一举出击,最终取得了胜利。
2、在战争策略上,我军采用了以逸待劳的策略,通过构筑坚固的防线,避免与敌军正面交锋,养精蓄锐,等待敌军长途跋涉、疲劳不堪后再进行反击,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3、在军事战略上,我军采取了以逸待劳的策略,避免与敌军正面交锋,而是利用地形优势,构筑坚固的防线,养精蓄锐,等待敌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后再发动反击,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 成语故事
西汉末年,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去投靠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刘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器,结果反被隗器打败。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前去占领枸邑。隗器得到消息,命令部将行巡立刻去枸邑抢占有利地形。冯异的部将们知道后,都劝冯异不要和行巡大军作战。冯异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必须抢占枸邑‘已逸待劳’。”冯异命令部队急行军,抢在行巡之前,占领了枸邑。冯异严密封锁消息,紧闭城门,偃旗息鼓,让将士们休整。行巡的部队急匆匆地刚赶到城下,城楼上突然鼓声大作,亮出了冯异的帅旗。行巡的军队毫无防备,吓得四下逃窜。冯异大开城门,领兵冲出城来,大败敌军。让自己的军队养精蓄锐,以等候从远方赶来的敌军,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称为“以逸待劳”。
# 出处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春秋孙武《孙子·军争》
# 引证
1、若未可入,则深壁高垒,以逸待劳。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
2、这种时候,敌军虽强,也大大减弱了;兵力疲劳,士气沮丧,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红军虽弱,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现代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三节
3、烽火幸通,势及并力,以逸待劳,兵之利者也。
东汉班固等《汉书·赵充国传》
4、北军盖得逃卒之报,遂据洲上,以逸待劳。
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
5、闯王担心的不是这些墩、堡,而是听说孙传庭已经亲率重兵在这里以逸待劳。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七章
6、我们也只可以逸待劳,以静待动,等他们来请教我们。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八回
7、老朋友说,若把行李带去,到码头边叫小划子时,那些吃水上饭的人,会‘以逸待劳’,把价钱放在一个高点上,使我们无法对付的。
现代沈从文《湘行散记·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8、他踞了碉楼,以逸待劳,我们难以刻期取胜。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三回
9、他们是以逸待劳的,乐得和你开开玩笑,所以一切反应总是懒懒的,冷冷的,你愈急,他们便愈乐了。
现代朱自清《海行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