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日不暇给”详细解释

日不暇给 【rì bù xiá jǐ】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天天都没有空暇,时间仍不够用。

今义:后多用来形容事务繁忙,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

日:时日,时间。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暇:空闲,空暇。
给:充足。

# 易错

给,不读gěi。

# 提示

含感叹意。

# 例句

1、最近公司项目多,大家都忙得日不暇给,连周末都在加班。
2、身为班主任的她,每天处理学生事务日不暇给,但总是能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问题。

# 成语故事

此典出自《汉书·高帝纪下》:“虽日不暇给,规摹宏远矣”。颜师古注:“给,足也。日不暇足,言众事繁多,常汲汲也。”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从泗水亭长兵戎起家。起初,他重武轻文,轻视儒生,甚至曾往儒生的帽子里撒过尿。他统一天下以后,儒生陆贾时常和他说起《诗》、《书》的重要,劝他要文武都重视。刘邦说:“我是在马上得天下的,《诗》、《书》对我来说有什么用?”陆贾说:“陛下在马上得天下,难道能在马上治天下吗?打天下当然要用武力,但治天下就要用到文教,文武并重,才能长治久安。”刘邦觉得陆贾言之有理,便重视起文教和儒生来,并命陆贾著《新语》。《新语》写完后,刘邦非常满意。   《汉书》的作者班固在评价刘邦时说:“高祖在天下平定以后,曾命令萧何颁布法令,韩信定军法,张苍制定律令法规,叔孙通制定朝仪,陆贾著《新语》。这些事情虽然很多,使他目不暇接,但却是深谋远虑的治国之策。”

# 近义词

日无暇晷
席不暇暖
墨突不黔

# 反义词

无所事事
饱食终日
穷极无聊

# 出处

治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二八

# 引证

1、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

东汉班固等《汉书·礼乐志》

2、大汉初定,日不暇给。

东汉班固《两都赋序》

3、汉文帝接秦、项积久伤夷之弊,继高、吕革创多事之时,家国虚残,日不暇给,而能恭俭节用,静事息人。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二)》

4、新年应酬太繁,几至日不暇给。

清曾国藩《(清)曾国藩全集·家书·禀父母》

5、谁知一个传十,十个传百。官幕两途拿轿子来接的渐渐有日不暇给之势 。

近代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6、曹参代萧何为汉相国,日夜饮酒不事事,自云:“高皇帝与何定天下,法令既明,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是则然矣,然以其时考之,承暴秦之后,高帝创业尚浅,日不暇给,岂无一事可关心者哉?

宋洪迈《容斋续笔·曹参不荐士》

7、此极显浅之事理,人民不问责于政府而谁问者?夫政府之所以逃责者则亦有词矣,必曰大难初平,日不暇给,元气未复,近效难期也。

近代梁启超《痛定罪言》

8、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下》

9、崇宁间初兴学校,州郡建学,聚学粮,日不暇给。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

10、青田命世大贤,敷布兵农礼乐,日不暇给,何得有闲工夫做到这一件事?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四四回

11、但此时正值北伐出师之时,军书旁午,日不暇给,实在没有工夫回家省亲。

现当代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第二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