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心中十分恍惚,没有了主意。形容神志迷乱的样子。
子何辜之不幸,独怀疑以终年,比众人之所悲,最可悲之所先。于是逡巡退席,怅然自失。
晋释道恒《释较论》
1、乃命取珊瑚,有三尺,光采溢目者六十七枚,恺怅然自失。
东晋裴启《裴子语林》
2、扫壁视之,中有一道人,仿佛逆旅所见,题曰神和子。公怅然自失,所见正此也。
宋苏辙《龙川别志·神和子》
3、殷笑之不自胜,王看竟,既不笑,亦不言好恶,但以如意帖之而已,殷怅然自失。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4、一夕,读《汉书》至卷八,卷将半,见纱剪美人夹藏其中。骇曰:“书中颜如玉,其以此应之耶?”心怅然自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书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