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忘恩背义”详细解释

忘恩背义 【wàng ēn bèi yì】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犹忘恩负义。忘掉他人对自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忘恩:忘记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背:违背;违反。
义:恩义;情谊。

# 例句

1、他曾经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但成功后却忘恩背义,对那些曾经伸出援手的人不屑一顾。
2、我们应该牢记别人的恩情,而不是忘恩背义,过河拆桥。

# 成语故事

根据记载,汉宣帝时,京师长安人口众多,龙蛇杂处,以致于治安不好。宣帝听闻张敞颇有才能,赏罚分明,嫉恶如仇,所以请他来担任“京兆尹”的职务,也就是京师的最高行政首长,几年下来使长安的治安改善许多。但后来他的好友杨恽因触怒宣帝被判死刑,与杨恽交好的人几乎全受牵连,被免去官职,只有张敞因为受到宣帝赏识,一直未受处分,安然在位。有一天,张敞派一名叫絮舜的捕官去办案,絮舜心想张敞迟早会受到连累被免官,竟然不肯听命,还在上班时间私自回家休息。有人劝他不要这样,他居然说:“我已为张公尽了不少力,他现在只剩五日京兆可当了,为何还要帮他办事?”这些话传到张敞的耳朵里,立刻将絮舜逮捕入狱,并判他死刑。行刑后,絮舜的家属上告张敞审判不公,以小罪妄杀人命。一向欣赏张敞的宣帝将他从轻发落,免去官职,贬为庶人。几个月后,京师的治安又再度变坏,冀州也有盗贼为乱。宣帝想起张敞在任时的功绩,又派使者去接他进宫。张敞在前去的车上,写下自己对絮舜之事的看法,准备呈给皇帝看。说自己一直待絮舜不薄,却在他处境危险之时,怠忽职守,还说他是五日京兆,简直是背恩忘义,伤风败俗,罪无可逭。“背恩忘义”即是指背弃别人曾给予的恩惠,忘记道义。后来“忘恩负义”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受人恩惠而不知报答,反而做出对不起恩人的事情。

# 近义词

辜恩背义
负德孤恩
背信弃义
忘恩负义

# 反义词

以德报怨
感恩戴德
知恩图报
知恩报恩
结草衔环
饮水思源

# 同义异形

忘恩负义
背恩忘义

# 出处

凡人语及其所不平,则气必动,色必变,辞必厉。惟韩魏公不然,更说小人忘恩背义,欲倾己处,辞和气平,如道寻常事。

宋赵善璙《自警编·一·器量·一四》

# 引证

1、法正卖主求荣,忘恩背义之贼。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

2、佥大怒,厉声骂曰:“忘恩背义之贼,有何面目见天下人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六回

3、似此忘恩背义,恐鬼神未必佑汝。

近代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三回

4、小人忘恩背义,至以怨报德。

宋崔鶠《杨嗣复论》

5、哥哥若不收留,柴大官人知道时见怪,显的我们忘恩背义。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11回

6、荐主与被荐人在政治上发生君臣的关系,在私人情感上发生父子的关系,被荐人如果对荐主不表现臣子的情分,就算忘恩背义,将为士类所不齿。

近现代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