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桃之夭夭”详细解释

桃之夭夭 【táo zhī yāo yāo】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复杂 组合abcc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因“桃”与“逃”同音,“夭夭”与“遥遥”谐音,遂以“桃之夭夭”戏指远遁,即逃得远远的,远远地逃跑了。

今义:后来借“桃”谐“逃”的音,用为逃跑的意思,是诙谐的说法。

桃:桃花。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夭夭:茂盛。

# 例句

1、春日里,桃花盛开,桃之夭夭,满园春色,令人心醉神迷。
2、在月黑风高的夜晚,他像桃之夭夭的桃花瓣,悄无声息地逃离了那个充满危险的地方。

# 成语故事

《诗经·周南·桃夭》中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生动地描绘了桃花盛放的景象,那繁花似锦,色泽艳丽,宛如大自然的绚丽画卷,展现了桃花无与伦比的美丽与繁茂。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语言的演变,由于“桃”字与“逃”字在发音上的巧合,人们开始以一种诙谐的方式,将“桃之夭夭”引申为形容某人逃跑的情景,甚至将“桃”字巧妙地替换为“逃”字,从而形成了“逃之夭夭”这一说法。如今,这两个成语“逃之夭夭”和“桃之夭夭”虽源于同一诗意,却承载着不同的含义,都常被用来描绘逃避或逃离的场景。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桃之夭夭”并未因此失去其原始的美好寓意,它仍然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繁荣兴盛,如同那盛开的桃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近义词

溜之大吉
逃之夭夭

# 反义词

岿然不动
插翅难飞

# 同义异形

逃之夭夭

# 出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周佚名《诗经·周南·桃夭》

# 引证

1、桃之夭夭,兄弟尽招。

佚名《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天地会起义·劫富济贫》

2、那知卢才听见钮成死了,料道不肯干休,已先桃之夭夭,不在话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3、就这样在那儿住了有一个礼拜光景,工作丝毫也不能做,并连逼在近旁的太湖都不曾去过,又只好桃之夭夭了。

现代郭沫若《创造十年》八

4、两个商量出一条计策来,俟夜静更深,将店中资本席卷,双双的桃之夭夭,不知去向。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5、(两人)一径把这些银物、行李分做两开,各自得了一半,一道烟桃之夭夭了。

明末清初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