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放牛归马”详细解释

放牛归马 【fàng niú guī mǎ】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

比喻: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放牛:把牛散放掉,住其所往。
归:返回,回到本处。
马:哺乳动物,头小,脸长,颈上有鬃,尾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供人骑或拉东西等。

# 例句

1、在战争结束后,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将军下令放牛归马,士兵们纷纷卸下武器,回归家乡,开始了和平的生活。

# 成语故事

在商纣王的统治时期,周武王毅然决定率军向商朝的都城朝歌发起进攻。随着大军的行进,越来越多的志士仁人纷纷加入,甚至商纣王军队中的士兵也开始背离旧主,选择投奔周武王。 当周武王的大军抵达朝歌南郊的牧野时,一场盛大的誓师大会在此举行。会上,战士们齐声怒吼,誓言要推翻暴政,声音如同雷霆般震撼着天地。商纣王在城内听到这震耳欲聋的声浪,内心惊恐万分,急忙调集军队准备迎战。 然而,商纣王的将士们早已对这位暴君心生不满,他们不愿再为残暴无道的君主卖命。相比之下,周武王的军队士气如虹,锐不可当。商纣王眼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能登上鹿台,以自焚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周武王成功灭掉商朝后,凯旋而归。他选择镐京作为新的都城,建立了周朝。战争结束后,周武王颁布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宣布将战马归还给农夫用于耕作,让牛群回归田间劳作。同时,他还将府库中囤积的粮食分发给贫困的百姓,释放了囚犯,让他们重获自由。 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周武王注重提倡道德、忠诚、孝顺和廉洁等美德。他对有功劳和有才能的人进行封赏和提拔,让他们在国家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他的治理下,天下逐渐安定下来,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这段历史也催生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成语——“归马放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战争结束后,人们不再使用兵器,让战马和耕牛回归和平的劳作之中,象征着天下太平、百姓安宁的美好景象。这个成语也被人们称为“放牛归马”、“休牛归马”等,成为表达和平与安宁愿望的经典词汇。

# 近义词

归马放牛
偃武修文
按兵束甲

# 同义异形

归马放牛

# 出处

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佚名《尚书·武成》

# 引证

1、罢刃销金,道无惭于齐帝;放牛归马,德宁愧于周王?

唐王棨《倒载干戈赋》

2、放牛归马,方将修文德于远人。

宋史尧弼《代柳观察谢御书表》

3、往吾祖父遭明代盛时,二百年之间,放牛归马,天下习之,士非登甲科不贵。

清侯方域《赠季弟序》

4、伫见偃武修文,再睹唐尧之化;放牛归马,必兴姬发之风。

五代石昂《请赦范延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