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休养生息”详细解释

休养生息 【xiū yǎng shēng xī】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休养:休整保养。
生息:人口繁殖。

# 提示

用于战后等。

# 例句

1、战争结束后,国家进入了一个休养生息的阶段,致力于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

# 成语故事

元和十二年,裴度作为代理丞相,率领军队成功平定了淮西之乱。当时,韩愈也在军中,亲身经历了这场战火。战后,宪宗皇帝特别命令韩愈撰写《平淮西碑》以记录这段历史。韩愈接到任务后,闭门沉思,进行斋戒,随后挥毫泼墨,完成了这篇长达一千八百字的碑文。这篇碑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又如大江出峡般雄浑,其华美程度令人赞叹,被誉为“下笔烟飞云动,落纸鸾回凤惊”。 在《平淮西碑》中,韩愈这样写道:“从高祖、太宗起,他们既开创基业又治理国家;到了高宗、中宗、睿宗时期,国家注重休养生息,安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直至玄宗,国家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昌盛。”这句话概括了唐朝初期至中期的历史发展,强调了不同皇帝在治国方面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休养生息”这个成语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描述国家经历动荡或变革后,采取措施安定秩序、恢复经济、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国力的常用词汇。

# 近义词

生聚教训
养精蓄锐
蓄精养锐

# 反义词

劳民伤财
伤财劳众
劳师动众
穷兵黩武
动荡不安
大动干戈
大张挞伐

# 出处

高宗、中(中宗)、睿(睿宗),休养生息。

唐韩愈《平淮西碑》

# 引证

1、多少宝贵的鲜血生命,才赢来了个抗战胜利,换得了一个休养生息的时间。

当代峻青《傲霜篇》

2、至太祖、太宗起河北有天下,垦除祸难,提携赤子,而置之太平安乐之地,累圣继之,以休养生息为事,其顾指左右,驾驭驰骋,莫非一时之豪杰。

宋庄绰《鸡肋编》卷中

3、国家休养生息数百余年,版图日辟,户口日繁。

清朱方增《黜邪导正详示利害说》

4、令人惊叹的是,在太平天国之后,山西商家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竟又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当代余秋雨《抱愧山西》五

5、夫今天下所在,独患民贫而上不之恤……如江浦者,尤宜休养生息之者也。

明归有光《震川集·一〇·送同年李观甫之任江浦序》

6、尚有农桑劝课之典,休养生息之政,可以与民更始者也。

明徐渭《徐文长三集·一六·奉师季先书(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