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走在前面的人放声欢歌,走在后面的人翩翩起舞。
古义:原指武王伐纣,士气旺盛。
今义:后多用以颂美吊民伐罪之师。也形容集体行进并狂欢的样子。
1、惟丙午,王逮师,前师乃鼓䵾噪,师乃慆,前歌后舞。
佚名《尚书大传·大誓》
2、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喋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邪?
东汉班固等《汉书·王莽传》
3、武王讨纣,前歌后舞。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4、前歌后舞,人心悦随。
宋宋真宗《平晋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