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自珍 【bì zhǒu zì zhēn】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家里的破扫帚也被自己珍惜。
比喻: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非常珍爱。
敝:破旧,坏。
帚:扫除尘士、垃圾的用具。
自:本人,己身。
珍:重视,爱惜。
# 例句
1、尽管这幅画并不出名,也没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此我始终敝帚自珍,把它挂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
2、他珍藏的那支旧钢笔,虽然已经磨损得不像样子,但他仍然敝帚自珍,因为它陪伴他度过了许多重要的时刻。
3、这本日记本虽然只是简单的纸张装订,但记录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所以我总是敝帚自珍,不愿轻易示人。
#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派大司马吴汉和征南大将军岑彭去征讨在益州之地称帝的公孙述。岑彭在率军行进的过程中,竟被公孙述派刺客杀死。吴汉率军西进,经过多次激战,终于逼近成都城下。公孙述出城交战,身受重伤,当夜不治身亡。次日,公孙述的大将延岑向吴汉投降。吴汉并未接受,而是全力攻下了成都,并下令将公孙述、延岑的家人处死,甚至允许士兵纵火抢掠。刘秀得知成都被攻下的消息,一方面欣喜,一方面却十分愤怒。他立即派使臣前往成都,制止屠城的行为,并在诏书中斥责吴汉的副将刘禹:“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意思是敌人投降后,无辜的百姓数以万计,一旦放任士兵抢掠、纵火,其后果令人心酸,家中破旧的扫帚也等同于千金,你刘禹作为汉朝宗室的子孙,怎能忍心对汉家的百姓如此行事?这便是成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的由来,也作“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等,用来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
# 引证
1、敝帚自珍从众笑,破皮非怪亦多嗔。柴门一任风开闭,静看争春车马尘。
宋陈著《次韵戴帅初除夕并寄弟观》
2、一位朋友却说鲁迅先生好比大海,大海是不拒绝细流的,他劝我留着,我就敝帚自珍地留着了。
现代朱自清《论雅俗共赏》
3、但写出以后,却也不很爱惜羽毛,有所“敝帚自珍”的意思。
现代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
4、一个著作者,无论他的技巧如何,对于他自己的著作,多少总有些爱护之志,所谓“敝帚自珍”,所谓“卖瓜的说瓜甜”。
现代张恨水《啼笑因缘续集·自序》
5、衣服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不舍得丢弃。
现代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6、一量放兵纵火,闻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汉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
7、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
宋陆游《秋思》
8、我又拿出这些稿子给他们看,他们看过不加可否,大概深知我的敝帚自珍的习惯心理。
现代孙犁《删去的文字》
9、枯桐已爨宁求识,敝帚当捐却自珍。
宋陆游《八十三吟》
10、昨岁浭阳张庚楼兄以宋刊《元丰类稿》残叶见贻,为卷四十三之尾,其《张久中墓志铭》后又刻一首,文字大异,是一文两刻之例,虽仅存三页,颇以敝帚自珍。
清傅增湘《宋刊元丰类稿残卷跋》
11、前《艺文社开征引》一诗,兄处如尚有存底,祈抄寄一份。敝帚自珍,不值方家一笑。
现代阿英《戎行兼言艺文事》
12、菲葑不弃,敝帚自珍
清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
13、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汉班固等《东观汉记·光武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