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灾祸很快来临。
比喻:比喻极短的时间。
今义:后来用[祸不旋踵],指灾难祸事很快临头。
危言极意,则群凶侧目,祸不旋踵。
汉陈蕃《上窦太后疏》
1、若违忤要势,即恐祸不旋踵,虽以清白自守,犹不免请谒之累。
唐李百药《北齐书·袁聿修传》
2、此邪道也,不得法者,祸不旋踵。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3、东邻杀牛,亳社用人,肆忍逞欲,祸不旋踵。
唐刘肃《大唐新语·郊禅》
4、余观侈汰之徒,皆取祸不旋踵,盖有所由来矣!
明何良俊《何氏语林序论·侈汰》
5、现在本族中如西宫母子者亦复不少,阿父若不振作整顿,仍复耳软心活,自必祸不旋踵,阿舅久后自见分晓。
清李汝珍《镜花缘》六六回
6、座内甚欣愧,然不测其来,仍虑事连宫禁,祸不旋踵。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7、至若孔融、祢衡,夸傲于代,祸不旋踵,何可胜言!
唐权德舆《贞元二十一年礼部策问五道(其五)》
8、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
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