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拾带重还”详细解释

拾带重还 【shí dài chóng huán】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紧缩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

古义:原指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

今义: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拾:把地上的东西拿起来;捡。
带: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
重:重新;再。
还:归还。

# 提示

用于处事。

# 例句

1、他的高尚品德,就如同古代拾带重还的典故一样,让人敬佩不已。

# 成语故事

传说唐朝时期,宰相裴度年少时游览香山寺,捡到一个妇人遗失的三条宝带,尽管他很喜欢,但是他不据为己有,而是在原地等待失主的到来,原来是这个妇人借来为她父亲脱罪用的。裴度毫不犹豫地还给他。

# 近义词

物归原主

# 出处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

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

# 引证

1、古人见金不取,拾带重还。

明抱瓮老人《今古奇观》

2、这不意之财,虽则取之无碍,倘或失主追寻不见,好大一场气闷。古人见金不取,拾带重还。我今年过三旬,尚无子嗣,要这横财何用!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