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时则面北,因用以指称臣于人。
比喻:比喻降服于人,恭敬服从(向别人臣服)。
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1、并州牧董卓被征,将兵入洛阳,陵虐朝廷,遂废少帝为弘农王而立协,是为献帝。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
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皇后纪下》
2、晟来使我,言[李]景畏吾神武,愿得北面称臣,保无二心,安得此指斥之言乎?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死事传·孙晟》
3、先生说的虽是,叵耐鞑靼盘踞中原,大丈夫昂昂七尺,怎忍赧颜北面称臣?故隐居于此,愿先生有以教之。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一回
4、追慕南越,婴齐入侍,北面称臣,伏听告策。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5、一个年轻有为的贵胄子弟,在国家沦亡之际,他是多么的痛苦!摆在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向清统治者奴颜婢膝北面称臣,要么傲骨冰心以布衣了却一生。他选择了后一条路,一条艰辛的、充满着风险的路。
当代林浩基《齐白石》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