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指透彻了解自己(多指缺点)的能力(常跟“有、无”连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三三章
1、仆闻有自知之明者,乃所以知人;有自达之聪者,乃所以达物。
宋苏轼《与叶进叔书》
2、我们年纪大的人,最要有自知之明。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一回
3、然而他所写的理想人物,毫无生气,倒仍旧是几个丑角出色。他临死之前,将全稿烧掉,是有自知之明的。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曹白》
4、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
现代傅雷《傅雷家书·1955年1月26日》
5、只此自知之明,便是良知,致此良知,以求自慊,便是致知矣。
明王守仁《与王公弼》
6、据老夫看来:才女自己批评那句“无稽之谈”,却有自知之明;至于学问,似乎还欠工夫。
清李汝珍《镜花缘》一七回
7、我今天来回述这些琐屑的事情,并不想借此来辩解自己的小说没有写好乃不是自己之过。自知之明,向来还有一点。
现代茅盾《写在〈蚀〉的新版的后面》
8、然而阿斗有自知之明,自己知道昏庸无用,所以就把全权交给诸葛亮,由他去治理国家。
现代瞿秋白《乱弹·水陆道场》
9、周伯仁母,冬至举酒赐三子……周嵩起,长跪而泣曰:“不如阿母言,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闇,好乘人之敝,此非自全之道;嵩性狼抗,亦不容于世。”
明李贽《初潭集·一〇·兄弟下》
10、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