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疚心疾首”详细解释

疚心疾首 【jiù xīn jí shǒu】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内心不安,头痛脑胀。形容极其悲痛忧愁。

疚心:痛心,忧心。
疾:病,病痛。
首:头。

# 例句

1、每当想起自己因疏忽而给朋友带来的伤害,他就疚心疾首,夜不能寐,总想着如何弥补过错。
2、面对公司因决策失误而陷入的困境,他疚心疾首,深感自己作为领导者的责任重大,必须尽快找到解决之道。

# 成语故事

《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载有一段历史佳话:“此言一出,诸侯皆痛心疾首,竞相亲近我国。”这段记载背后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一段纷争与和解。 故事回溯至晋国晋厉公执政之初,时值秦晋两国边界纷争四起,两国君主本在令狐之地缔结盟约,誓约互不侵扰,以保和平。然而,秦桓公归国后旋即违背誓言,非但不顾盟约精神,反与楚国结盟,转而侵袭与晋国交恶的边境小国白狄,并向白狄散布晋国将攻之的谣言。 楚国亦不甘寂寞,暗中向晋国传递消息,揭露秦国背信弃义、意图不轨的真面目。白狄与楚国均对秦国此举深感痛心疾首,对秦国的背约行为表示极度愤慨与失望。 得知此情后,晋国迅速作出反应,遣使至秦国,言辞犀利地指出:“今朝,诸侯各国已洞悉秦国之不义行径,知其唯利是图,毫无信义可言。我晋国已联合诸侯,蓄势待发,准备对秦采取行动。然若秦国愿迷途知返,重新缔结盟约,我晋国定当力劝诸侯罢兵。否则,我晋国将携手诸侯,共讨秦之不义。” 此后,“痛心疾首”一词便广泛流传开来,用以形容人因极度哀痛、悲伤或悔恨而痛心不已的状态,亦或表达对某种行为或现象的深切痛恨。此成语亦衍生出“疚心疾首”、“疾首痛心”等近义词,皆传达着相似的情感深度与强烈谴责。

# 近义词

恫心疾首
疾首痛心

# 同义异形

疾首痛心
恫心疾首

# 出处

(诏曰)朕思百姓病苦,民多非命,明发不寐,疚心疾首。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显祖纪》六

# 引证

1、使君受命牧汝,不能庇护,使贼孟鸾等敢作不道,酷加杀害,是用疚心疾首,万计讨擒。

唐吕温《道州祭百姓邓助费念文》

2、以嗣子奉命鸡林,三岁然复,疚心疾首,亦时礼念,冥期佑助,以福后胤。

唐崔锷《内寺伯朱夫人赵氏合祔志》

3、所以夙夜愁痛,疚心疾首而不敢息者,以此也。

宋王安石《答韶州张殿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