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大粮仓中的一粒谷子。
比喻:比喻非常渺小的人或物。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战国庄子《庄子·秋水》
1、我们已写了知单,去知会各同窗的朋友,多少大家集个成数出来,但恐太仓一粟,无济于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三回
2、纵然也有时会给你几个钱,而你又肯要,那算什么呢?在他不是九牛一毛,太仓一粟么?
当代聂绀弩《阔人礼赞》
3、某碌碌如昨,无足云者。示喻敢不敬领,但太仓一粟,或出或处,岂能有所关系,但自当靖共守位,固不敢无事自生疮痏也。
宋吕祖谦《与陈同父》
4、吾睹昔人陈迹,则潸然志感,睹宇内境物繁庶,觉吾身不啻太仓一粟。
明邹元标《别李君闇序》
5、好在古雨山当日有财神之目,去了他七千两,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太仓一粟”。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三回
6、富家一碗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碗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惟恨笙歌无妙曲。
宋陈烈《题灯》
7、且岁用三千金,以视先年卜插款贡之日,动需数十万者,何蛮太仓一粒乎!
明佚名《(明)卢象昇疏牍·一一·宣云奏议·再申口外塘拨疏》
8、至于臣一身似叶,人微官渺,如长江一鳞,太仓一粟,去留何足为国重轻。
清计六奇《明季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