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足挂齿 【hé zú guà chǐ】
结构述宾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犹言哪里值得一提。
古义:旧时亦常用作自谦语。
何:疑问代词。表示反问。
足:值得。
挂齿:说起;提起(常用作客套话)。
# 例句
1、帮助你解决这个小问题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攻城略地,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秦二世(胡亥)慌忙召集一群儒生、博士,商量解决的办法。三十多个儒生异口同声地说:“这些家伙反叛朝廷,罪该万死,陛下应该发兵讨伐!”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秦二世听了这番话之后,竟然大怒起来。有一个十分聪明的待诏博士,叫叔孙通。他揣摩清楚了秦二世的心思。于是,他大谈天下的大好形势。叔孙通对秦二世谈道:“这些儒生的话都没有道理。如今,天下统一,中央大权在握;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随时可以调动;销毁了天下的兵器,说明天下太平,没必要动用这些武器了。况且,朝廷上有贤明的君主,制定并向天下发布了种种法令,使天下人人各司其职,四方安定团结,百姓聚集在秦王朝周围,就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哪有敢于造反的人!陈胜这伙人,只不过是一群打家劫舍的强盗,干些鼠窃狗盗的事,根本不值得我们去谈论它。当地郡守、郡尉正在捕捉这伙强盗,陛下不足为忧。”秦二世听了叔孙通的这番话,非常高兴。他送给叔孙通二十匹帛,一套衣服,又正式封他为博士。儒生们对叔孙通的言行非常厌恶,纷纷谴责他。叔孙通向他们解释说:“如果我不那样说,是难逃胡亥虎口的!”于是,他从秦朝廷逃走了,起初是投奔项梁,后来投靠了刘邦。
# 出处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东汉班固《汉书·叔孙通传》
# 引证
1、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一回
2、桂娘道:“哥哥与母亲姑侄至亲,自然割不断的;小妹薄命之人,何足挂齿!”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3、不过先人遗留下来的几本破书,卖又不值钱,随便带在行箧解解闷儿,当小说书看罢了,何足挂齿。
近代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4、此岂须贾之能,全仗主公的洪福,老相国的余威,何足挂齿。
元无名氏《𧫒范叔》二折
5、百顺是老爷的奴仆,就粉身为主,也是该当,这些小勤劳,何足挂齿。
清李渔《无声戏》一一回
6、今日得能脱死入生,再到麾下,恨不能竭尽绵薄,佐麾下早定大业。稍有鞍马劳顿,何足挂齿!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三六章
7、莲英不待说完,即接口道:“奴才将来要靠王爷照拂时候,恰很多哩。区区微效,何足挂齿?”
近代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七七回
8、某每蒙公眷念,远致珍物,劳人重费,岂不肖所安耶?所问凌翠,至今虚位,云乃权发遣耳。何足挂齿,呵呵!
宋苏轼《苏东坡集·续集·四·与朱康叔十七首(其一二)》
9、量老夫何足挂齿,想前朝有几个贤臣,都皆屈死,似老夫这等粗直,终非保身之道。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
10、区区薄意,何足挂齿?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