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心感激就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为代替别人向对方有所请求的客套话。
今义: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1、奴才们却一定是愚人,他不能“推己及人”,更不能推想一下,就“感同身受”。
现代鲁迅《南腔北调集·偶成》
2、信写得十分恳切,说明柳忠华是自己的“至亲”,请务必“推爱介绍给区先觉安插在《港声报》做记者”,并说了些“感同身受”之类有分量的话。
当代王火《战争和人》(一)卷八
3、于是,作者不再是一位叙述上的侵略者,而是一位聆听者,一位耐心、仔细、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听者。
当代余华《许三观卖血记·前言》
4、你如果能给我解决三分之一,我真是“感同身受”呢!
现代叶圣陶《感同身受》
5、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
清孙龙尾《轰天雷》二回
6、敬有恳者,从堂侄名福平,年三旬矣......老前辈于学务中,消息能通,遇有可以嘘拂之处,尚乞推爱玉成,感同身受。
近代缪荃孙等《艺风堂友朋书札·邵松年(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