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膏粱子弟”详细解释

膏粱子弟 【gāo liáng zǐ dì】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膏粱:肥肉细粮,泛指精美的食物。
子弟:泛称年轻的后辈。

# 易错

粱,不能写作“梁”。

# 例句

1、那位膏粱子弟从小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家族的期望也显得漠不关心。

# 近义词

纨绔子弟
花花公子
膏粱年少

# 同义异形

膏粱年少
膏腴子弟

# 出处

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唐颜师古《急就篇注叙》

# 引证

1、帝与群臣论选调,曰:“近世高卑出身,各有常分;此果如何?”李冲对曰:“未审上古以来,张官列位,为膏粱子弟乎,为致治乎?”帝曰:“欲为治耳。”

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一四〇

2、今人称富贵家子弟曰膏粱子弟,言但知饱食,不谙他务也。

清虞兆漋《天香楼偶得·膏粱》

3、故膏粱子弟,学宜加勤,行宜加检,仅得比众人耳。

宋周煇《清波杂志·柳氏家诫》

4、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九二回

5、我曾见两个换帖的,都是膏粱子弟,有一天闹翻了脸,这个便找出那份帖子来,嗤的撕破了,拿个火烧了。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二三回

6、故进士自此尤盛,旷古无俦。然率多膏粱子弟。平进岁不及三数人。由是仆马豪华,宴游崇侈。

唐孙棨《北里志序》

7、众皆睹之,惑众颇甚。其民间少年,膏粱子弟,满城如狂。

宋李昉、扈蒙等《太平广记·二八七·青城道士》引《王氏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