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畔道 【lí jīng pàn dào】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①指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离:背离。
经:指儒家经典。
畔:通“叛”。背叛
道:指儒家的学说。
# 例句
1、他的行为总是离经畔道,不遵循传统的道德准则,因此常常受到社会的谴责。
# 成语故事
北宋的著名文学家苏轼,虽然文采斐然,但历经坎坷人生。元丰二年,因为“乌台诗案”,他被贬至黄州。而该事件就源于苏轼的诗词被一些人误解和诬陷,被指讥讽朝廷、妄自尊大。元代戏曲作家费唐臣在杂剧《贬黄州》一折中写道:“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叛道。”此处的“离”表示背离,不遵守;“经”指儒家的经书,泛指经典;“叛”表示背叛;“道”指儒学师承的传统,泛指某种规范。这句话的大意是:我本人志向远大,但言语轻率,背离了儒家经典和道德规范。这就是成语“离经叛道”的由来,也作“离经畔道”。指背叛儒家学说和道统。也指背离了正统的学说和规范。
# 出处
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
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
# 引证
1、倡导太阳系统的妖魔,离经畔道的哥白尼呀!
现代郭沫若《匪徒颂》
2、子真不待教而诛之人也!吾房中师弟授受,绍闻知之统,继精一之传,岂可以容离经畔道之人哉!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
3、他早就说过,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
现代茅盾《子夜》一
4、所标为微言大义者,终以扞格而不能深中乎人心,而其指为离经畔道之防者,将终于遇机而卒发。
现代李大钊《民彝与政治》
5、康有为学术乖僻,其平日著述,无非离经畔道、非圣无法之言。
近代许指严《十叶野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