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玩世不恭”详细解释

玩世不恭 【wán shì bù gōng】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述补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比喻:比喻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的一种不严肃的消极生活态度。

玩世:以轻慢的态度对待世事。
不恭:不严肃。

# 例句

1、尽管他外表看似玩世不恭,但实际上内心充满了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2、他总是以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面对生活,但关键时刻总能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和行动力。

# 成语故事

在西汉武帝时期,有一位极具智慧与幽默感的大臣,名叫东方朔。他常常以其独特的诙谐方式向武帝进言,因此深得武帝的青睐。他不仅聪明机智,还极富正义感,每当有人得罪武帝时,他总是勇敢地站出来为之求情。 在教导儿子时,东方朔曾有过这样一番教诲:“首阳为拙,柱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易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这段话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其中的“首阳”指的是商朝末年两位贵族伯夷和叔齐,他们在商纣王灭亡后,选择隐居在首阳山,因不愿接受周朝的食物而饿死。而“柱下”则是指春秋时期的伟大哲学家老子,他虽在周朝担任柱下史一职,却能超然物外,避开政治纷争。 东方朔的这番话无意间展示了他的人生观。他认为,像伯夷、叔齐那样隐居山林、自我封闭,并不是真正的智慧。相反,像老子那样虽在朝中任职,却能淡泊名利、保持隐者的心境,才是真正的智者。 这段教诲中的“依隐玩世,诡时不逢”后来演化成了成语“玩世不恭”。这个成语原本为中性词,但现在多带有贬义。它用来形容那些对现实社会和世事采取消极、不严肃态度的人,他们似乎不把现实放在眼里,对一切都抱着一种游戏或玩世的态度。用白话文来说,就是形容一个人对待生活和事物缺乏认真和严肃的态度,好像一切都不值得他真正去投入和关心。

# 近义词

游戏人间
吊儿郎当
放荡不羁

# 反义词

一本正经
兢兢业业
郑重其事

# 同义异形

玩世不羁

# 出处

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东汉班固等《汉书·东方朔传赞》六

# 引证

1、老无功名未足叹,滑稽玩世亦非昔。

宋陆游《剑南诗稿·八二·北窗》

2、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明李开先《闲居集·一〇·雪蓑道人传》

3、予乡殷生文屏,毕司农之妹夫也,为人玩世不恭。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七·颠道人》

4、(华孝廉)洗毕,即以生稿抹其桌……生取稿恨恨去。其玩世不恭,妄自尊大有如此。

清毛祥麟《墨馀录·一一·华十五传》

5、他是个玩世不恭的人——至少我在北京见着他是如此。

现代朱自清《怀魏握青君》

6、谢曰:其官不移,用我亦可,舍我亦可,玩世不恭者之所为也。

宋朱熹《论语精义·微子》

7、起先的裴七郎虽然缩了身子,还只短得几寸,及至到了此时,竟把头脑手足缩做一团,假装个原壤夷俟玩世不恭的光景,好掩饰耳目。

清李渔《十二楼·拂云楼》一回

8、受到侮辱的不是被他们嘲笑的人,而是他们自己。他们是用玩世不恭掩饰自己的智短才疏和浅薄空虚。

当代蒋子龙《赤橙黄绿青蓝紫》八

9、与其被人出首,见快仇家,何如老老实实,自行检举,倒还落个玩世不恭,不失名士的体统。

清曾朴《孽海花》第七回

10、中国的老法子是“骄傲”与“玩世不恭”,我觉得我自己就有这毛病,不太好。

现代鲁迅《两地书》之二

11、过去,他留给我的印象,只不过是做事圆滑,为人不诚恳,但总还不能不接受组织纪律的约束,没想到几年不见,居然变得有点玩世不恭了。

先秦西戎《在住招待所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