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婴儿的天真纯洁的心灵。形容人心地善良、纯朴。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下》
1、每怵惕之感至焉,则又移其孝于裴氏之门,而以睦于冢妇介妇,必敬必亲,下以不失其赤子之心,姻族归厚,率由是也。
唐柳宗元《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
2、某以疏迂之质,仅留赤子之心,不顾世有周旋,眼有青白,亦岂能浮沉善世!
明黄尊素《上邹南臯先生书》
3、我接受了孩子的祝福,让我在“赤子之心”前低首膜拜。
现代巴金《龙·虎·狗》
4、好孩子,曲门的好后代,你敬忠良、恨奸党,赤子之心,可对天地、祖先一表!
现代曲波《卑中情》
5、侯德榜怀着一颗炽热的科学救国的赤子之心,毫不眷恋小家庭的安乐,在福建老家稍事停留即北上到达塘沽。
当代佚名《八小时以外》1981年第1期
6、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赤子之心,原不过是“不忍”二字。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7、世儒眼大如豆,又乌知村翁野老固多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倅》
8、一颗多么伟大的赤子之心停止跳动了! 一个多么仁义正直的人民的儿子离去了!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89.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