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形极相 【qióng xíng jí xiàng】
褒贬褒贬共存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指丑态毕露。
古义:原指把人、事、物描写刻画得唯妙唯肖。
今义:后多指丑态毕露。
穷:尽,极。
形:显露;表现。
极:顶点;尽头。
相:象。
# 例句
1、在他的画作中,他穷形极相地描绘了山水间的细节,无论是远处的山峰还是近处的溪流,都显得栩栩如生。
2、他在公众场合的举止显得穷形极相,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将丑态毕露无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尴尬。
# 成语故事
《文赋》是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杰作,其中深刻阐述了文学创作的精髓。其中一段尤为引人注目:“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在有无而僶俛,当浅深而不让。虽离方而遯员,期穷形而尽相。”这里,“僶俛”意指勤奋钻研、努力磨练;“遯”与“循”相通,意为遵循但又不拘泥;“员”则通“圆”,指的是圆形或完美的形态。这段话的含义是:文学作品的体裁繁多,所描述的物象也千变万化,没有固定标准。这些物象的变化既复杂又迅速,很难用文字精确描述。文章的质量取决于作者的才情,而如何组织语言则需要通过不断的磨练。在构思和表达时,作者需要仔细斟酌文辞的恰当性,并自行把握文意的深浅。虽然文学创作应遵循一定的法式和规律,但为了更完整、更确切地表达思想,有时可以突破这些法式,就像我们为了描述方形或圆形,会不拘泥于其形状本身。成语“穷形尽相”源自这段文字,如今它多用来形容文学作品对事物的描绘极其细腻、逼真,将事物的特征表露无遗。同时,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丑态或不良行为被完全暴露出来,毫无掩饰。有时也写作“穷形极状”或“穷形极相”等。
# 出处
虽离方而遁员,期穷形而尽相。
晋陆机《文赋》
# 引证
1、种种臻际之妙言,约而该,繁而理,如越人洞垣以后,穷形极相,人之七情六脉,九窍百节,靡不了然心目之间。
明徐时进《武叔卿举业卮言引》
2、破资财穷形极相,感知己沥胆披肝。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看他眼珠凸出,不断咽口水的穷形极相,心里越发泰然。
当代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