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指嘴里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致。
俺娘好口不应心也呵!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
1、张飞曰:“弟自今以后,不饮酒,不打军士,诸般听人劝谏便了。”糜竺曰:“只恐口不应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四回
2、谔在绥德闻报,惊惶的了不得,拟作书召回燕达,偏偏口不应心,提起了笔,那笔尖儿好似作怪,竟管颤动,不能成字。
近代蔡东藩《宋史演义》第三八回
3、你昨夜恁般说了,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倘被他们晓得,却怎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
4、邓车原是个卑鄙之人,见大家把他朋友相待,他便口不应心的说出实话来。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一〇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