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口不应心”详细解释

口不应心 【kǒu bù yìng xīn】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嘴里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致。

口: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应:顺合,适合。
心: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

# 易错

“应”不可写作“映”。

# 例句

1、他表面上答应得爽快,但行动上却迟迟不见动静,明显是口不应心
2、在面对家人的时候,她虽然嘴上说着“我很好”,但眼神里却流露出疲惫和不安,显然是口不应心

# 近义词

口是心非
心口不一
阳奉阴违

# 反义词

心口如一
言出必行
言行一致

# 出处

俺娘好口不应心也呵!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

# 引证

1、张飞曰:“弟自今以后,不饮酒,不打军士,诸般听人劝谏便了。”糜竺曰:“只恐口不应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四回

2、谔在绥德闻报,惊惶的了不得,拟作书召回燕达,偏偏口不应心,提起了笔,那笔尖儿好似作怪,竟管颤动,不能成字。

近代蔡东藩《宋史演义》第三八回

3、你昨夜恁般说了,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倘被他们晓得,却怎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

4、邓车原是个卑鄙之人,见大家把他朋友相待,他便口不应心的说出实话来。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一〇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