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外互相补益。
古义:原意是指内外互相庇护。
今义:后泛指内外互相救助。
且不有行者,谁扞牧圉?表里相济,实深实重。
晋桓温《辞参朝政疏》
1、词简而精,义深而明,不候按图而尽越绝之形胜,不候入国而熟贤牧之爱民,非夫诚发乎文,文贯乎道,仁思义色,表里相济者,其孰能至于此哉?
宋王安石《上邵学士书》
2、如今李鸿藻复出,表里相济,使得沈桂芬更感威胁。
清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3、何谓立国有体?夫自朝廷以至郡县,其尊贱之势殊矣,然而上下相维,表里相济,如网在纲,如臂使指,其实一体也。
宋汪应辰《论总管钤辖与帅守不相统临》
4、昨者卞在朝廷,与京表里相济,而今自谓趋向不同,此尤可怪。
清秦缃业《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宋哲宗元符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