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千万丈高的山峰像墙壁一样耸立。形容山势高峻陡峭。
比喻:比喻形象高大,巍然挺立。
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晋张载《剑阁铭》
1、其山惟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欲进则投足无所。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
2、那江水陡然间壁立千仞。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
3、承县君山,即抱犊山,壁立千仞,顶宽而有水,此山去海三百里,天气澄清,宛然在目。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河南道二十三》
4、大藏壁立千仞,崖端穴数孔,乱插木板如机杼。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武夷山日记》
5、凡五七律诗……贵用陡峭之笔,洒然而来,突然涌出,若天外奇峰,壁立千仞。
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
6、一种刨根问底的探索精神驱使着他,使他不顾一切危险攀上那壁立千仞的悬崖,他几乎是贴着岩壁一寸一寸地蹭上去的。
当代金涛《伟大的第一步》
7、加以两崖夹水,壁立千仞,盘纡激射,天下罕比。
唐赵冬曦《三门赋序》
8、王公(导)目太尉(虞琮):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
9、尚书令景武公杨素,崖岸峻峙,天资宏亮,壁立千仞,直上万寻。
唐魏徵《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
10、那里的山,都多壁立千仞,其光濯濯,山形并不完全有利于游击战争。
当代丘岗《冀察热宁军区是怎样创造的》
11、人言今人只见曾子唯一贯之旨,遂得道统之传。此虽固然,但曾子平日是个刚毅有力量、壁立千仞底人。
南宋朱熹等《朱子语类·学七》
12、公素性廉洁……壁立千仞,不受苞苴。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