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气力特别大。
比喻:亦比喻笔力雄健。
今义:后也用于比喻能力很强或笔力雄健。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1、益都屠儿满义,赋性狞烈,力能扛鼎,绝不畏鬼神。
宋洪迈《夷坚支志·益都满屠》
2、至素臣为人,虽似文弱书生,而力能扛鼎,气可食牛。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三七回
3、我不是奇人,我不是你们印象里的那个“力能扛鼎”的大力士,我的身高也没有八尺,非但不是,我自觉修长而挺拔的身材还散发着几分文气。
当代潘军《借题发挥——关于小说〈重瞳〉》
4、昔人评米元晖画云:虎儿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清顾复《平生壮观·米芾》
5、勇可抉门,力能扛鼎……避王之剑端乎!
五代和凝《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碑铭》
6、笔精墨妙王右军,澄怀卧游宗少文。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元末明初倪瓒《云林诗集·六·王叔明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