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枕戈达旦”详细解释

枕戈达旦 【zhěn gē dá dàn】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杀敌报国心切。

枕: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或器物上。
戈:古代兵器的一种,泛指兵器。
达:通,到达。
旦:天亮。

# 例句

1、在边疆的军营里,士兵们枕戈达旦,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发生的敌人袭击。

# 成语故事

晋朝的祖逖与刘琨在司州主簿的职位上相识,二人因志向相同而结为知己。他们每日鸡鸣即起,挥舞长剑,互相倾诉着为国家尽忠的雄心壮志。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渴望挺身而出,以一片赤诚之心报效祖国。后来,祖逖担任了汝南太守,面对匈奴人攻陷国都洛阳的局势,他果断地指挥百姓南迁至泗口。在妥善安置百姓后,他向尚未登基的晋元帝表达了自己复兴中原的坚定决心,因此被任命为豫州刺史。祖逖开始积极招募兵马,誓言道:“若不能收复中原,我将如同江水般,一去不复返。”果然,他英勇善战,成功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失地。刘琨得知这一消息后,在给亲友的信中写道:“我每夜枕戈待旦,立志驱逐胡贼,唯恐祖逖先我一步,在战场上大展身手。”这一描述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枕戈待旦”,也作“枕戈待敌”或“枕戈达旦”,用以形容人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 近义词

枕戈寝甲
枕戈汗马
枕戈待旦

# 同义异形

枕戈待旦

# 出处

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

清张廷玉等《明史·吴良传》

# 引证

1、陛下当枕戈达旦,以报父兄之仇,不可听信庸人,狃于和议。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七

2、践行焦裕禄精神,团结带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枕戈达旦抓稳定,披荆斩棘谋发展,呕心沥血保民生。

当代佚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