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眼睛不忍心看。形容景象十分悲惨。
又导观诸狱,景象甚惨,目不忍视,狼狈而走。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丹台记》
1、间有饰虚之极,目不忍睹。至于拊心浩叹,而卒亦付之无可奈何也。
明张栋《陈边事疏》
2、女同学则被两个造反派押着跪在地上,低头哭泣,先前那种神神气气的模样丝毫不存了。女工已目不忍睹,偷偷走了。
现代何满子《如是我闻·我见·我想》
3、日晌午,杀掠愈甚,积尸愈多,耳所难闻,目不忍睹。
当代刘斯奋《白门柳》三部九章
4、(钱士升上言)此皆衰世乱政,载在史册,目不忍睹。
清谈迁《国榷·九五·崇祯九年四月丁丑》
5、(匪)将去,尽驱入房屋付诸一炬,奇惨异祸,目不忍睹,耳不忍闻。
清王韬《(清)王韬日记·咸丰八年九月十五日丁亥》
6、折臂断足,血流洇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