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无华 【pǔ sù wú huá】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质朴而不浮华。指保持自然本色而不事雕饰,不尚奢华。
朴素:(颜色、式样等)不浓艳,不华丽。
无华:没有华丽的色彩。
# 例句
1、她穿着一件朴素无华的连衣裙,却散发出一种自然优雅的气质。
# 成语故事
元世祖忽必烈在征服南宋的战役中,女真族的乌古孙泽在元帅唆都的麾下担任文书职务。当元军占领兴化后,唆都下令屠城,乌古孙泽却坚决地劝说,最终使城内无辜的百姓免于一场灾难。战争平息后,乌古孙泽被任命为兴化地区的长官。在治理期间,他始终将百姓的福祉放在首位,发放衣食以解民困,收养孤儿以抚孤寡,为百姓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他崇尚儒学,在兴化城内兴办学校,邀请学者讲解儒家经典,为当地的读书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更为难得的是,他将节省下来的租米全部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深深支持。乌古孙泽的高尚品质赢得了百姓的深深敬重。
《元史·乌古孙泽传》中对他的描述尤为生动:“乌古孙泽常年身着一件布袍,其妻子也衣着朴素,生活简朴无华。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引起了一些人的议论,但他们却毫不在意,坚守自己的信念。”这段话正是成语“朴素无华”的出处,用以形容一个人或家庭质朴、实在的生活态度,也常用作“朴实无华”,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 出处
此鼎与宋君夫人之悚钎鼎字画体一,而钎鼎之盖文镂繁缛,此鼎则朴素无华,岂当时以是别君与夫人之器邪?
宋黄伯思《东观馀论·周宋公鼎说》
# 引证
1、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元末明初宋濂等《元史·乌古孙泽传》
2、又得译者将丰神传达,而且朴素无华。
现代鲁迅《二心集·夏娃日记》
3、君甫壮岁,游京师,而衣饰朴素无华。
清翁方纲《洪节母传》
4、伦敦朴素无华,庄严、凝重而不失亲切之感,使来自东方古都北平的客人并不觉得有天壤之别。
当代霍达《穆斯林的葬礼》九章
5、那朴素无华而又协调的打扮,女性的温柔,还有她丰满猛起的胸部,使肖铭华又想起了死去的爱妻。
当代魏巍《尸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