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义:原谓左右抵拒,引申谓多方面穷于应付。
1、幕府虽士卒单寡,然类皆节制之师,左支右吾,尚堪一战。
元脱脱等《宋史·夏国传下》
2、若夫一承职役,羁身官府,则左支右吾,尽取所办,倾囷倒廪,不足赔偿。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役二》
3、侯左支右吾,宁以身任怨,而不忍重伤遗民于疮痍之后,故休宁之民德侯独深。
元赵汸《休宁县达噜噶齐巴侯武功记》
4、我见他慌悚踌躇,左支右吾,跪在街衢,哀告宾服。
元佚名《延安府》
5、旬日间敌困于四应,左支右吾,势且内溃。
清谈迁《国榷·八三·万历四十七年三月庚寅》
6、(辽)征伐不已,败衄相继,境土侵削,士马凋残,财力匮耗,常疑中国密有窥伺,左支右吾,困弊日甚。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五·宣和四年三月十七日丙子》
7、君年尚少,遭父丧,羸然卧苫由(同“块”)中,责逋满门,左支右吾,恬不为惊,事以办饬。
明归有光《震川集·二〇·潘用中墓志铭》
8、今或一以经义之法绳之,徘徊四顾,左支右吾,而谓上下文之亦当有所避忌,是乌知夫论之体裁者哉。
清戴名世《(清)戴名世集·四·小学论选序》
9、王生此时被众人指实,颜色都变了,把言语来左支右吾。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
10、(敌)然后由登 莱泛海窥吴 越,以出吾左,由武昌 渡江 窥江 池,以出吾右,一处不支则大事去矣。愿预讲左支右吾之策。
元脱脱等《宋史·李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