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人不自安”详细解释

人不自安 【rén bù zì ān】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人心惶惶,动摇不定。

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用语言进行思维的高等动物。
不:副词。表否定。
自安:自安其心;自以为安定。

# 提示

用于社会局势。

# 例句

1、近期社会上接连发生的几起安全事故,让市民们人心惶惶,人不自安,政府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公共安全。
2、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战争和暴力的阴影笼罩在人们心头,每个人都感到人不自安,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不确定。

# 近义词

人人自危
人心惶惶

# 出处

于是上下震局,人不自安,虽忠诚亲戚,亦佥怀离贰。

北齐魏收《魏书·慕容盛传》

# 引证

1、于是内外恐惧,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子终。

唐令狐德棻《周书·宣帝纪》

2、(李)雄子霸、保并不病而死,皆云期鸩杀之,于是大臣怀惧,人不自安。

唐房玄龄等《晋书·李期传》

3、九月癸卯朔,奸臣李训、郑注用事,不附己者,即时贬黜。朝廷悚震,人不自安。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文宗纪下》

4、名为均输,而实但尽夺州郡财赋,以惑上听。远近骚然,人不自安。

宋朱熹《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

5、以故内外恐怖,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

清杜纲《北史演义》卷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