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瘦毛长 【mǎ shòu máo cháng】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马瘦了,毛就显得长。
比喻:多用以比喻人贫志短。
马: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
瘦:(人体)脂肪少;肉少(跟“胖、肥”相对)。
毛: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
长:两端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
# 例句
1、正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我如今是大不如前了。
# 出处
或问法演,祖意育意是同是别,演曰:“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五祖法演禅师》
# 引证
1、人当贫贱语声低,马瘦毛长不显肥。得食猫儿强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七回
2、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要不是年头赶的,也不至于吵吵这些呀!
当代王蒙《活动变人形》一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