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四方之志”详细解释

四方之志 【sì fāng zhī zhì】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治理天下的远大志向。

四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借指天下。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在形容词、名词或数量词后。
志:志向。

# 例句

1、他年轻时就怀有四方之志,立志要走遍世界各地,增长见识。
2、这位企业家有着坚定的四方之志,他的公司业务已经拓展到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 成语故事

“四方之志”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春秋时,晋公子重耳逃亡到齐国,齐桓公很优待他,给他吃好的、住好的、还为他娶了妻子,即姜氏。这时的重耳,仅驾车的马就有八十多匹,生活过得舒适安逸,也就不再作长远的打算了。但重耳的随从人员却不满意他如此没有志气。一天,他们偷偷来到桑园商议用什么方法使重耳离开齐国。不料姜氏的一个女仆正在采桑叶,偷听了他们的话,连忙去禀报了姜氏。姜氏听了,当即杀死女仆,然后对重耳说:“你有远行四方的大志,偷听到消息的女仆已经被我杀掉了。”当时重耳非常惊讶,他说:“我并没有打算离开你,也没有打算离开齐国啊!”姜氏说:“你应该去游说各国,在各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你要知道贪图安逸,生活圈子狭小只会害你的。”但是重耳仍然不听她的劝告。姜氏就和狐偃(重耳的舅舅,随同重耳一起出逃的人之一)想出了一个计策,灌醉重耳,趁他昏睡时,把他抬上车子,立刻离开齐国。等他酒醒来,早已走了很远的路程了。

# 近义词

凌云之志
鸿鹄之志
雄心壮志

# 反义词

胸无大志
求田问舍
问舍求田

# 出处

[姜氏]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引证

1、男子生而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示有四方之志,此其父母教之望之第一义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陈黄送秦少章》

2、据中立文武全才,辅祚皇朝,男儿四方之志,文行忠信,人之大本也,则要你着志者。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楔子

3、姜氏曰:“知公子有四方之志,特具一杯饯行耳。”

明、清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三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