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东海捞针”详细解释

东海捞针 【dōng hǎi lāo zhēn】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

比喻:比喻根本做不到,白费力气。

东海:泛指东方的大海。
捞:从液体里面取东西。
针: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

# 提示

含讽刺意。

# 例句

1、在这么多的人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简直就像在东海捞针一样艰难。
2、你想在这么多的文件中找到那份关键的报告,简直就像东海捞针一样困难。
3、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个失散多年的朋友,无异于东海捞针

# 成语故事

针是十分细小的东西,要在浩潮大海中寻找一根针谈何容易,所以用“海底捞针”来比喻东西难找或事情很难做到。这个成语的用法在元曲中可见,例如吴昌龄的《二郎收猪八戒》杂剧。吴昌龄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生平不详,撰有《西天取经》、《东坡梦》、《张天师》等杂剧共十二种。在《二郎收猪八戒》中,描述了二郎神收服猪八戒的故事。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与孙悟空、沙悟净同为唐三藏的弟子,护送唐三藏前往天竺取经。相传猪八戒本是天庭的天蓬元帅,因触犯天条,被贬入凡间,不慎投胎为猪,但仍有神通。猪八戒天性贪食好色,曾化身男子前往高家庄提亲,后被视破,遭到收伏。因为猪八戒什么都不怕,只怕二郎神的哮天犬,故吴昌龄以此传说作为题材,写了这出杂剧。在曲词中,吴昌龄描写闺女待嫁,但姻缘天定不能强求,苦无对象只好蹉跎青春的幽怨心情,用“海内寻针”来形容如意郎君难以寻觅。这里的“海内寻针”意同“海底捞针”,另外明代朱权的《荆钗记》也用了“东海捞针”,意思也是一样的。如果要追探更早的典源线索,唐代道世所编的《法苑珠林・卷二三・惭愧篇・引证部》中,也有类似的用法:“一针投海中,求之尚可得。一失人身命,难得过于是。”意即在大海中投一根针,或许还找得到,但一个人失去了生命,却不可能再救回来,借以形容生命的宝贵。

# 近义词

海底捞月
大海捞针

# 反义词

瓮中捉鳖
唾手可得
探囊取物

# 同义异形

大海捞针
海底捞针

# 出处

儿,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是东海捞针。

元柯丹邱《荆钗记·误讣》

# 引证

1、你真有幸,遇大德。若是侥幸贪夫,一似东海捞针,怎得。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四德记·待主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