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好像手里握有左券。
比喻:比喻把握住了事情的结局。
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1、人生为农最可愿,得饱正如持左券。
宋陆游《禽言打麦作饭》
2、世之谈母仪者,操一机杼,吝一魏精,即斤斤焉,侈其勤俭,而冀寿考之来,如持左券。以方诸太孺人,蔑如矣。
明余继登《王母张太孺人八十寿叙》
3、帝命遏乱,决胜万里,如持左券。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颂铭》
4、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券,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宋苏轼《三槐堂铭叙》
5、每岁必一发,每发必以夏,历历不爽。土人恒以其生之高下,色之浓淡,决旱涝丰歉,如持左券。
清田雯《黔书·石花》
6、吴子(甡)曩所拜飏之言,一一身践之,如持左券。
明文震孟《柴庵疏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