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女子貌美无比。
古义:原指因女色而亡国。
今义: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李)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东汉班固等《汉书·孝武李夫人传》
1、祸晋之骊姬,亡周之褒姒,尽妖妍于图画,极凶悖于人理;倾城倾国,思昭示于后王;丽质冶容,宜求鉴于前史。
东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计倪》
2、兄弟皆名士,文章动上台。倾城倾国色,也用觅良媒。
宋戴复古《杜仲高自鄂渚下仪真》
3、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倾国倾城之貌。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4、章帝已闻女有才色,屡问傅母,及得见芳容,果然倾城倾国,美丽无双。
近现代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二八回
5、那贼如狼虎尽胡行,(孩儿)道你莲脸生春眉黛颦,更有倾城倾国杨妃貌,多娇俊,恣情劫掳要成亲,教我泪零零。
明崔时佩、李景云《西厢记·许婚借援》
6、只见他穿一件铁青色摹本锻的皮袄……一颦一笑,顾盼生姿,虽然算不得什么倾城倾国的丰神,却也态度鲜妍,容光飞舞。
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八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