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国君重臣。
古义:原指帝王大臣。
今义:后泛指地位高、身份尊贵的人。
《墨子·尚贤上》:“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
春秋末期墨子《墨子·尚贤上》
1、富贵者,天所以待王公大人君子。
清龚自珍《明良论一》
2、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3、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
唐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
4、退之能为文,其文为天下贵,凡当时王公大人庙碑墓碣,靡不请焉。
北宋司马光《答刘贤良书》
5、对于这间笑谈坐息过王公大人的地方,也不免徘徊低首,不忍遽去。
现代曹禺《北京人》一幕
6、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7、王公大人,许其义气。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