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披毛求疵”详细解释

披毛求疵 【pī máo qiú cī】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比喻:比喻故意挑毛病。

披:分开。
毛: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
求:寻找。
疵:缺点,毛病。

# 例句

1、同学们在写论文时,要尽量避免过于披毛求疵,而应当注重整体结构和内容的合理性。

# 成语故事

韩非,身为战国时期韩国的宗室贵族,不仅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法家学派的一位杰出代表,更以其深刻的法治思想影响深远。他强调君主治理国家应巧妙融合法、术、势三要素,构建稳固的统治体系。在《韩非子·大体》篇中,韩非阐述了识大体之人的特质:他们不会为个人的小聪明所困,亦不会因私欲而劳心费神,展现了对国家大局的深刻洞察与无私奉献。 韩非尤为重视法治精神的核心地位,他认为古代那些能够秉持大体、成就伟业的君主,皆以严明的法律为治国之基,通过明确的赏罚机制来激励善行、惩治恶行,以客观公正的标准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这种治理方式不仅遵循天道自然,尊重人性,还避免了在细枝末节上过分苛求,陷入无谓的争执与挑剔。 值得注意的是,韩非文中的“吹毛而求小疵”一语,后经演变成为“吹毛求疵”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那些过分挑剔、刻意寻找微小缺点与过失的行为。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韩非对于治国应抓大放小、注重实效的见解,也警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无谓的吹求与苛责,以更加宽容与理性的态度看待人与事。

# 近义词

吹毛求疵
披毛求瑕

# 同义异形

吹毛求瑕
吹毛洗垢
吹垢索瘢
披毛索黡
索垢指瘢

# 出处

(浩曰)是以披毛求瑕,妄张贼势,冀得肆心。

北朝北齐魏收《魏书·崔浩传》三五

# 引证

1、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必披毛求疵,陷于重辟。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崔元综传》九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