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吹毛索疵”详细解释

吹毛索疵 【chuī máo suǒ cī】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比喻: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吹:合拢嘴唇用力出气。
毛: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
索:寻找;搜寻。
疵:毛病;缺点。

# 例句

1、他这个人总是吹毛索疵,对别人的工作百般挑剔,让人很反感。
2、跟这种吹毛索疵的人合作,真是让人疲惫不堪。

# 成语故事

《韩非子·大体》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 韩非极力主张君王治理国家一定要把法、术、势三者结合起来。他在《韩非子·大体》里说:“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意思是说,不把动物皮上的毛吹开去寻找小的瑕疵,也不洗掉污垢去探究难以知晓的东西。韩非倡导实行法治,古代的圣明君主依靠严格明确的法律来治理国家,通过清晰的奖赏和惩罚来鼓励善行、惩治恶行,依据客观的标准去衡量各种事物。他们既不违背自然规律,也不损害人的本性,更不会在细微的地方刻意地挑剔过错或者缺点。后来,“吹毛而求小疵”演变成了成语“吹毛求疵”,其中“求”的意思是寻找,“疵”指的是小毛病。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故意挑毛病、找差错,也被称作“吹毛求瑕”“吹毛索疵”等。

# 近义词

吹毛索瘢
吹毛索垢
吹毛求疵
吹毛求瑕

# 同义异形

吹毛求疵

# 出处

(杜林奏曰)大汉初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海内欢欣,人怀宽德。及至其后,渐以滋章,吹毛索疵,诋欺无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林传》二七

# 引证

1、一心只想参了他的功名,却寻不出他的短处来,便要吹毛索疵,也无处可求。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2、有司吹毛索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

东汉班固《汉书》